二十分钟带你读完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

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好久。 一开始是因为书中内容太多,看了后面的总是忘掉前面的,于是静下心来做起了阅读笔记。全文总一万三千多字,大多数都是摘录于书中片段,我自己再加以提炼和组合。

汉代

1.汉代政府组织

秦以后,中国开始有了统一的政府,皇位世袭在钱穆看来,是一种自然而且不得已的做法(因为人口众多,地域辽阔)。其实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了。封建时代众多贵族都有世袭特权,但秦汉以后,封建制度被推翻,单只有皇室一家能世袭。

化家为国后,原来天子家里各个管事之人演变成了中央政府组织,以宰相为例,在古代,祭祀乃贵族家庭里最重要的事,而祭祀时最重要的事在宰杀牲牛,当时替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为“宰”。秦汉统一后,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,只剩一个家便成了“国家”,而他家里的家宰,也就变成了掌管国家的政治领袖。三公中,要数宰相为最高行政长官,九卿虽照名义来历,本应是皇帝的家务官,但化家为国后,家务转变为政务,九卿其实全都隶属于宰相。

钱穆先生认为“两汉吏治”永为后世称美,汉代地方太守地位与中央九卿平等,故汉代官级分得少,升转灵活。虽然地方行政区划分的比较小,但却不觉得中央政府高高在上。

2.汉代选举制度

汉武帝之前,朝廷官员推举其子侄后辈进宫当侍卫,遇政府需要人,再从中挑选分发。故这一制度虽非贵族世袭,但仕途仍为贵族团体垄断。汉武帝之后,设立太学,经太学毕业考试,甲等为郎,乙等为吏,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入仕的途径。

汉代选举制度大体上分三种。一种是无定期的,凡遇新帝即位,天灾人祸,政府都要下诏希望地方推举贤人,来为国家做事。这也是“策问”“对策”的由来。第二种是特殊选举,针对一些特殊任务,如出使西域、治水、用兵,凡有此类方面之才的人,可以由别人推荐,也可自己应选。第三种就是举孝廉,由于地方不积极,应选人不踊跃,汉武帝曾下诏,认为这是地方长官的失职。在此之后,无形中就形成了每郡每年必须推选出一到两个孝廉的传统。但全国有几百个郡,久而久之孝廉太多,郎署充斥,前两种选举形式都无形中被搁置了,仕途只剩下孝廉察举这一条路。后来,孝廉只是参政资格的名称,地方察举之后,中央还要加上一番考试,于是整个朝廷几乎都是读书人,渐渐形成了崇尚文治的政府。

3.汉代经济制度

汉代算是做到了“轻徭薄税”,大概只要三十税一,甚至在文帝时,曾有十一年之久免收田租,盖因中国疆土广、户籍盛,赋税尽轻,但供养一个政府还是用不完的。但农民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,因为在汉代,封建时代的井田制早已废弃,土地为农民私有,可以自由使用也可自由买卖。卖掉土地之后,农民就成了佃农,而地主对佃农的租额很高,因此政府减轻田租实际上是便宜了地主。封建时代的贵族是政治性的,而此刻的地主确实由经济条件形成的。

原本田赋由政府所有,商税占小部分,由皇室所有。但山林池泽的商税在盐铁之利逐渐膨胀之后,逐步超过了全国田租。汉武帝常年征战,花钱如流水,花光了政府的钱和祖辈积蓄后,不得不自掏腰包,即把少府的钱拿出来。又号召全国的有钱人,主要是盐铁商,也来捐助,但反响不大,于是武帝很不爽,便收归全国的山海池泽等一切非耕地为国有,由政府来经营,这便是“盐铁政策”。

4.汉代兵役制度

概括而言有全国皆兵的特点,国民除了服兵役之外,还要服力役,即义务劳动。比较不合理的地方在于,每个国民还需要缴纳人口税,在没有生活保障的前提下,这样做无异于耍流氓。也因此,不少穷人为了避免缴纳人口税,宁愿去富人家里做奴隶,因为奴隶的人口税由奴隶主代缴。与以往做奴隶不同的是,这并非出卖自由,而是出卖对国家法规上的应尽的职责。奴隶主也没有因此吃亏,因为入山烧炭、开矿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。

5.汉制得失检讨

经济制度上没有解决土地问题,形成兼并,富者田连阡陌,穷者无立锥之地,使政府的减轻租税政策失效。

军队制度,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,人少,时间短,训练简略,虽全国皆兵,却有名无实。

政府组织,虽然皇权和相权是分开的,但中国一向看重不成文法,没有明确的制度来规范皇权,遇上好的皇帝,如汉武帝雄才大略,事情也做得好,皇帝坏了,而政治上并没有管束皇帝的制度。这就导致了后来皇戚霍光独掌大权,切断了内廷与外朝的联系。

选举制度也有问题。孝廉充斥仕途,阻塞了其他入仕之路,人人争要为孝廉,孝廉也就变了质。地方长官若贤良,则选拔真才;若长官营私舞弊,则推选私人。此外,汉代选举,要先进学校读书,才获补吏,补吏以后,才获察举。看似合理,但在古代社会,读书机会不易得。那时印刷术还未出现,书籍都用竹帛书写,这对读书求学有极大的限制。虽然爵位不能世袭,但书本可以世袭,由此便可世代进入政治圈子,世代为官。有言:”黄金满籯,不如遗子一经”,说的便是一本书的资本价值,胜过了一筐黄金的资本价值。官官相互照顾,由是便形成了“门第社会”,这是一种变相的世袭特权。所以要说中国魏晋以下的门第社会之起因,主要要追溯到汉代察举制度。

总的来说,汉代制度还是有进步的,至少他们懂得皇权之外有相权,懂得政府用人的客观标准不是血统的亲属,而是能力的大小。

唐代

1.唐代政府组织

在汉代,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权力;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,凡事经各部门商议而定。具体来说,即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等于汉代一个宰相。

“宰”和“相”在春秋时代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,到了秦汉则化私为公,变成政府的执政官。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时代,皇帝将其私属如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之类的来代行政府宰相的职权。到了唐代,正式把宰相的职权分配给三省。

三省的职能:中书省负责拟撰诏书,即为“敕”,呈送皇帝画敕然后行达门下省。门下省行审查之职,如若反对此诏书,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,称为“涂归”。诏敕自中书定旨、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,即送尚书省执行。尚书省只有执行命令之权。

关于中书省,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观点:钱穆讲,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,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,往往不取决于多数,而是取决于贤人,即哪一人贤,就采取哪一人的意见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汉代的选举权是由地方长官行使,而非一般民众。说回中书省,由七八个中书舍人拟稿,是谓“五花判事”。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许多初稿选定一稿,稍加补充修润,称为正式诏书。

可以看出这种制度的麻烦之处在于,一旦门下省驳回诏书,则此道命令等于白费,皇帝的画敕为无效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,如遇下诏敕,便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举行会议,两省相关长官皆出席,会议场所称为“政事堂”。但尚书省长官不出席,故在唐人眼中,中书门下才是真宰相。

一个有趣的地方是,唐太宗即位前曾做过尚书令,及太宗即位,朝中无臣敢再当尚书令之职,因此尚书令常虚悬空缺,仅有两个副长官,即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。

皇帝的命令如若未加盖中书、门下之印,直接由皇帝发出,在当时是违法的。故说“不经凤阁鸾台,何名为敕。”(武则天改称中书省为“凤阁”、门下省为“鸾台”)。不过中国传统政治有一种通融性,每一制度都有变通的余地。说上面那句话的刘炜就被武则天杀了……武则天以下的唐中宗虽也会不经两省径自封拜官职,但究竟心怯,装诏敕的封袋改用斜封,所书“敕”字也由朱笔改为墨笔,时称“斜封墨敕”。而被斜封的官职也为一般人看不起。因此,不是说中国传统没有法制,只是有时不严格遵守。

说了半天,那唐代的宰相哪去了?毕竟废除宰相制可是在明朝。政事堂开会时,有一主席,称为“执笔”,相当于书记长,由他记录大家的意见,并最后形成文字决定。所以唐代宰相一职,由这样一个“首席”来代替。

尚书省共分六部,相比于汉代九卿,可谓是一大进步。因为汉代九卿单从官职的名称上讲,都摆脱不了宫廷私职的味道。而唐代则是正式将这些官名确定为政务官。如九卿中的光禄勋正名为“吏部”,卫尉正名为“兵部”。无论从体制上还是从观念上讲,都大大进步了。

再要说说《唐六典》,这是和《周礼》齐名的中国政治制度方面的两大著作。客观记载了唐代的实际行政法规,是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之巨典。后朝大都以此为典范,无多变更。

虽然唐代的中央政府较汉代有进步,但以地方政府论,则唐似不如汉。究其原因在于,唐代地方官与中央官并非平级(汉代太守和九卿位同),而地方官有分出了更多的等级。升了几级,还像没有升一样。下级轻易不会迁升到上级,对行政实际效力影响极大。

在中央,除了三省六部外,还有一台,即御史台,似由汉代御史大夫演变而来,主管监察。派往地方监察的御史,称为“观察使”。糟糕的是,观察使较之地方行政长官而言,级别更高,权力更大,逐步演变成地方最高长官。这无疑加强了中央集权。

如若监察使巡视边疆,则被称为“节度使”。“节”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,有此者便可全权调度,故称“节度使”。节度使在地方指挥军事,管理财政,甚至是用人大权,于是便形成了“藩镇”。原本想中央集权,却变成了藩镇割据,反抗中央。安史之乱即由此产生。

2唐代考试制度

之前讲汉代的选举制度,没有客观的用人标准,全靠地方长官举贤,后期就逐渐演变成拥护门第的制度,将入仕的范围缩小到门第的小范围内。唐代针对此弊,改为自由竞选,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,各人到地方政府报名,参加中央考试。

大体上讲,较之前是进步的,不过后来还是毛病百出。比如,对报考没有限制,于是报考之人无限增加,求官者多,得官者少,政府不得不对录取名额逐步放宽,类似于现在的扩招。所谓“士十于官,求官者十于士,士无官,官乏禄,而吏扰人”。这是政权开放的流弊。

政府要中央集权,鼓励做官,压制工商业(在唐代,工人和商人是不能报考的)全社会的聪明才智之人都跑去做官,仕途充斥,造成了政治上的臃肿病。

3唐代经济制度

唐代的田赋制度称为“租庸调”,租即征粮,庸即征役,调即征布帛。其中租是分配给人民耕地,年老归还政府,授田期间负担租额。因此这是一种“均田”制度,不同于井田制度,井田属于封建贵族,均田属于中央政府。无论是从租额还是服役时间来看,都较汉代有所减轻。

而租庸调之所以能推行,依靠的是账籍制度。“籍”是户口册,“账”是壮丁册子。壮丁册子一年重造一次,户籍册子三年重造一次,县、州、户部都要保存。对于这样大的一个国家,普遍的调查、登记、改动、校对十分麻烦,这须有一种精神力量来维持,否则很难历久不衰。官员的偷懒马虎是租庸调制度失败的最大原因。因此,账籍制度的推进和继续须有与之相当的道德意志与服务忠诚,否则纵然法良意美,终是徒然。

后来租庸调制度崩溃后,取而代之的是“两税制”。因其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,故称“两税”。与租庸调制度最显著的不同在于,两税制是“户无主客,以见居为簿”,意思就是不管你是哪儿的人,只要住在一个地方就加入这地方的户口册。如是则人口迁徙较为自由了。又说“人无丁中,以贫富为差“,这是说你有多少田,政府便向你受多少租。如是则义务劳动等种种负担也获得解放了。上述可以说是两税制的好处,然而政府不再授田,民间自由兼并,这将中国传统一贯的平均地权、还授田亩的做法打破了。直到清代,都是容许田亩自由买卖兼并的。

汉唐经济财政之比较:汉代自汉武帝创行盐铁政策,是为了“节制资本”,不让民间过富,虽然轻徭薄赋,但人民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,倒是中间地主阶层占了便宜。唐代的租庸调制度不仅在于轻徭薄赋,尤其侧重为民制产,每一穷人,政府都设法授田,保障其基本生活。简单说,汉代是在社会上层节制资本,而下层则没有力量管;唐代注意社会下层,允许你过富,但不让你过穷。

4.唐代兵役制度

汉代可以说是“全农皆兵”,将国防武装寄托于农民的生产集团,结果搞得有名无实。唐代沿袭了北周苏绰所创立的制度,即“寓农于民”,亦即是“全兵皆农”,每个军人都要种田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当兵。这种制度在当时称为“府兵”。府指的是军队屯扎地,当时将户口分为九等,下三等民户没有当兵的资格,只有上等和中等中的人在自愿的情况,再由政府选拔才能当兵。当兵人家的租庸调豁免,但军人并无饷给。

所以这个政策精明的地方在于,国家不用花一文钱、一粒米来给养军队,因为他们有田有地,一面保卫国家,一面还自力生产。

唐朝文官分品级,武官分勋阶。勋爵对于武官优待来自国家社会,有时是经济的,有时是名誉的。但有勋无职,并不干预政治。

后来府兵制度还是失败了,原因是人事颓废。

第一,一开始到中央政府轮值的宿卫受到政府重视,当兵的自己也觉得光荣。后来天下太平,每年几万人轮值中央却没什么事可做,政府也不重视了,倒是沦为了权臣亲贵的苦力,干些造宅第盖花园的苦工,受人轻视,渐渐就没人愿意上番值宿了。

第二,唐初对待阵亡将士的抚恤工作做得还是很及时到位的,后来军队和政府怠慢,死者家属见不到抚恤慰问,人似乎是白死了,渐渐失去了人心。

此外,有了相当勋位的军人有的只是荣誉,不是实职官员,说到底还是一个兵,有时还要服力役,给差唤,因此勋位在身,不为荣反为辱。后来政府可以开边,需要防戍边疆的军队,新的兵送不出去,旧的想复员也复不成,甚至有边疆的营官故意想搞死你拿你的带去的财物,唐代的府兵制度就垮了台。

后方兵力枯竭,政府有钱有势,临时买外国人当兵。安禄山、史思明这些中国边疆大吏实际上都是外国人。唐代太富太强,疏忽了民族界线,大量用外国人当兵做将,,结果才弄得不可收拾。

宋代

1.宋代政府组织

开篇钱穆就将宋代评价为汉、唐、宋、明、清五个朝代中最贫最弱的一环。

首先是相权被分割。

虽然宋代也有三省,但门下、尚书省都移到了皇宫外,故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,称“政事堂”。晚唐五代又传下来一个新机构。叫“枢密院”,主管军事。中书为丞相,然中书和枢密对立,因而宰相管不着军事。

宰相被剥夺的还有财政权(另设三司理财)、用人权(另设考课院)。如是,形成了中书治民、枢密主兵、三司理财的军、民、财职权三分的局面。

然后是君权之侵揽。

从上述的三权分割就能看出相权的低落,那与之相反的即时君权的提升。一方面是由五代乱世造成的局面。宋太祖本是后周的一个“殿前都检点”,类似一个皇帝的侍卫长,因缘际会,一夜之间成了皇帝。然而像他这样黄袍加身做皇帝的,到他已经是第四个了。于是,在那个黑暗的时代,宰相有做一二十年的,而皇帝却经常换来换去。皇帝实在是太不像样了,其他一切官,都会连带不像样。现在要拨乱反正,尊王是第一步。

以往朝代,宰相上朝得有座位,并赐茶。到宋代时,宰相就一同站着不坐了。还有诏书。在唐代本是由中书省拟定,然后送呈皇帝朱批,是谓“熟拟”和“印画”。通俗地讲,皇帝在政府所下的一切最高命令,有他的同意权。到了宋代,为推尊皇帝,遇政府定旨出命,先写一“劄子”,这是一种意见的摘要,对某事提出几项意见,拟成几条办法,送由皇帝决定,是谓“面取进止”。然后宰相再按皇帝的意见正式拟旨。如此一来,皇帝不仅有同意权,还有了参加意见的权利,而宰相不过是奉命行事,所以君权重了,相权轻了。

再说宋代地方政府。

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,武臣不再带兵,自然也不再管地方民政。他们仅拥一官名,中央把他们留在首都供养着。好比你是江苏督军,中央还保留你江苏督军的名衔,但请你在中央住着,至于江苏的事,另派一位文官去,这就叫“知某州事”、“知某府事”(路,府、州、军、监,县是宋代的地方行政单位)。这也是后来知县、知府等官名的由来。

在唐代,中央派到地方考察行政的叫“观察使”,在宋代又称“监司官”,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,有不同的职能。坏处就是地方长官要奉承四位上司,可想而知着地方官有多难做。

再有就是宋代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增强,体现在军权、财权的集中。地方的全部财富都转运中央,地方则日趋贫弱。所以中央一败,全国就土崩瓦解。

2.宋代考试制度

宋代考试制度大体沿袭唐代,在此简略说明其缺点。

一是有考试但无教育。两汉有太学,唐代有门第,经过教育的人比较懂得政治掌故,一旦从政也比较有办法。而到了晚唐,大门第逐步堕落,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,他们除了对留心应考的科目外,对政治传统则茫然无知,就算是进入仕途,对实际政治不免生疏。

二是考试内容改变。不考诗赋,该考经义。最初的想法是,人人学诗赋,风花雪月,这样选人才的办法终不妥当。但改革后却发现得不偿失,王安石因此叹息说:“本欲变学究为秀才,不料转变秀才为学究。”

3.宋代兵役制度与国防弱点

钱穆将宋代兵役制度评为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役制度,但也是有缘由的,不能过分苛责。

唐末五代时,藩镇骄横,兵乱频仍,几乎人人都当兵,快要没了读书人。单反当兵的,脸上都要刺字,称为“配军”,防止逃跑。这就解释了《水浒传》里的刺配。宋代军队分两种,一种是禁军,留在中央,一种是厢军,留在地方。“厢”是城厢之意。

照理,宋代开国后应当裁兵复员,但只是按照划分禁军厢军这样裁了,至于复员,不存在的。因为宋代虽得了天下,但并未能统一中国,如辽、西夏。

有趣的是,宋代定都开封,这是一个没办法守的地方。开封是一片平地,又处在黄河边上,骑兵从北南下,三天就能到黄河边,一渡黄河,就到了开封城下。相比之下,洛阳和长安都有险可守。但之所以选择开封,是因为宋代国防线早已残破,宋太祖不得不养兵,而养兵要粮食。当时的军粮全靠长江流域供给。由扬州沿通济渠可以西达开封,若是再运往洛阳就要靠陆运,浪费许多人力物力。宋代开国,承接五代长期黑暗残破的局面,实在没有多余的力量。所以定都开封是无奈之举。

但宋朝不敢和辽国开战,因为要打就必须赢,败了一退就到黄河边,国本就动摇了。所以不能打仗,却又不得不养兵。养了兵又不看重他们,宋代刻意提倡文治,倒是扭转了晚唐五代一段中国历史逆流。宋太祖曾留下遗嘱:不杀士大夫。他的后人牢记此家训,直到南宋还是守着该遗训。岂止不杀,实在是优待,这也是从唐末五代混乱黑暗的局面下文化能慢慢复兴的原因。

其次是国防资源问题。北方多是平原,所以在塞外作战,一定要骑兵才行。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。一个在东北,热察一带,一个在西北,甘凉河套一带。(都是高寒之地,有山谷甘泉美草旷地)这样的地方才能养好马。而这两个地方在宋国开国时,一个被辽东拿走,一个被西夏拿走。中国内地不方便养马,养出来的也不是好马。

所以说宋代是拿了一手烂牌,也没有打好。防御性的国防迟早要失败,不过重视读书人,文治复兴,内部也没出什么大毛病。

明代

1.明代政府组织

钱穆讲,就政治制度来说,明代是大大退步的。

对于中国传统政治的专制、独裁等看法,用来讲明、清是可以的。

明太祖洪武十三年,因宰相胡维庸造反(有争议),明太祖从此废除宰相。

宋代时,门下省已经退处无权,当时的宰相其实就是中书省。到了明代,明太祖把中书省废去,只留下中书舍人。在唐代,中书舍人是代拟诏敕的,现在只是管理文书与抄写之职。中书、门下两省都废了,只剩尚书省,但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也不设了,没了长官,改由六部分头负责。六部中的本司升为部长,六部首长,各不相属。

此外有“都察院”,由御史台变来的,专掌弹劾纠察。与六部并称“七卿”。

七卿之外,还加一个“通政司”,一个“大理院”,则称“九卿”。通政司管理全国中外一切奏章呈送皇帝,是一个公文出纳的总机关。大理院主平反,凡是判决不了的刑法案件,都可以到大理院求平反。刑部尚书加上都察院和大理院,又叫做“三法司”,是司法机关。朝廷的一切重大司法案件由三法司会审。

九卿之上,更无首长,所以明制是“有卿而无公”政府诸长官全成平列,上面总其成者是皇帝。

不过,虽说明代一切事权集中在皇帝,但终究还有历史旧传统,即不是由全由皇帝独裁。许多事,必经廷推(推举大官)、廷议(商议大事)、廷(解决大的狱讼)。此外,各部都有给事中,官阶虽小,但却重要。对于发到各部的命令,他们可以参加审核,发表意见,只要他们不同意,仍可原旨退还。这也是君权之一节限。

明代的内阁制度是特色。原因就是皇帝拦下大权后,一人管不尽这么多事,于是就需要一个秘书处来帮忙打理,即内阁。内阁的这些人就是“内阁大学士”。在太祖时,这些大学士类似于皇帝的顾问,遇皇帝不清楚的事,可以随时问他们作参考,政治大权还是在皇帝而非大学士。除了看奏章,明制一天有三次朝,称“早朝”、“午朝”、“晚朝”。除了见群臣还要见民众,是为“御殿”(在大殿内朝会议事)、“御门”(到奉天门的阳台上和老百姓见面讲话)。

说这些只是想说明明代的皇帝实在太忙。太祖和成祖都是亲手打下了天下,因此他们有精力做独裁的皇帝。在此之后的儿孙,都是生长在深宫中,没了那精力,便只有偷懒,把政权交付给内阁,内阁大学士就扮演起了宰相的角色,是为“首辅”。

而皇帝与内阁经常不见面,他们之间的接触就给了太监上下其手的机会。太监除了作为内阁和皇帝接触的媒介,甚至还帮皇帝批公事,“批红”的实权落到了太监手里,太监倒成了真皇帝,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。首辅若真想做点事,也必须先勾结太监。就连一代首辅张居正也只能结合太监,才能揽得实权。

但当时的朝臣大家都反对张居正,说他明明不是宰相,不是政府的行政首长,不该弄权专政。这话不错,因为当时,六部长官才是政府最高行政长官,他们只听命于皇帝,不听命于内阁。照法理讲,张居正是理亏的。后世不能总认为张居正是一大政治家,就认为他应该施展抱负,策动政事。毕竟按制度讲,张居正这样做违反了国家大法。本来皇帝该管的事,他来管,可不就非法了吗?

他一死,家就被抄了。

说这些,正是阐明了制度是如何牵制着人事。

再来讲讲明代地方政府。

讲明代地方行政,最先提到的就是所谓省区制度。而行省制度,是从元代开始的。在金、元两代,开始有“行中书省”。中书省是当时中央的宰相府,一般称为“都省”。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的一个驻扎在外面的机关。这是因为蒙古人征服了中国,不敢把政权分散,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。某地出了事,就由中央派一两个人去镇压,“行省”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。说到底,就是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。着有点像过去英国在香港、印度设立的“总督”。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,中国只是其征服地,像香港之于英国。

再深一层言之,这种行省设置,实际上不是为了行政方便,而是为了军事控制。明代人自然懂得这一制度的用意,现在元代没了,这一制度在名义上就说不通,而且明代已废了中书省,更何来行中书省?所以将行省长官改成“承宣布政使”,全国正式划分为十三“承宣布政使司”。就官制而言,地方区域,不该称为“司”,从内在精神来说,这个用意已经非常明显了。(还不懂?在本朝,省委领导都是中央调派,这下明白了吧?)至于清代,则又沿袭了“省”的称谓,而这一直是名不正,言不顺的。钱穆讲,省区的“省”字,根本就是个不祥的名称,最好以后能在新的地方政治区域之划分下把这字革除,再不沿袭。我查阅资料后得知,台湾目前的行政划分为2省6直辖市,先生想必也很失望。

再说明代地方长官。与承宣布政使(又叫藩司)并列的,还有提刑按察使(又叫臬司,管司法),都指挥使(管军事)。合称为“三司”。他们手底下又有官,这种官派出去叫做“分司”,到地方协助办事。这样一来,地方政府的事情就更不好办了。明制是这样的,从低到高为县——府、州——分司——司(省)。据记载,山东省有六个府,但有十六个分司;山西省有五个府,但有十三个分司;陕西省有八个府,但有二十四个分司。这样一来,管官的官多,管民的官少。县官被压得实在可怜,侍奉他上面的长官都来不及,哪有功夫亲民?这样一比较,还是汉代的地方政府设置合理。

明代的三司上面还有官,即总督和巡抚。这两个官职在明代还好,都是临时派到地方办事的,事情平定了就回到中央。但到了清代,总督、巡抚变成为永久的,地方行政就愈来愈坏了。

从历史源头上说来,汉时由刺史变成为牧,以及唐代之十道观察使,这些都是由监察官变成地方行政长官的。只有节度使才是 由军事长官变成行政长官,然而还是意在开边对外。明、清两代之总督、巡抚,则意在对内防乱。若非地方政治失败,又何来有此需要?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大失败。本朝似乎也没逃出。

2.明代考试制度

考试制度自唐历宋,还可说没有大变动。到明代,变动就大了。

唐宋两代的考试,由民间向地方政府呈报,送到中央,这些人就叫做“进士”,考上了叫做“进士及第”。到了明代,因为报考的人太多了,便分几次考。第一是府县试,录取了叫“秀才”;其次是省试,又叫乡试,中式者俗称“举人”;各省举人在送到中央,进行会试。中式后始为“进士”,也叫“进士及第”。进士及第后,要留在中央政府读书,满三年,再加一次考试,成绩好的就得进“翰林院”。明代风尚是是极其看重进士与翰林的,非进士、翰林就不能做大官。举人以下都没有做大官的份,沉在下面永不超升。这种制度,依然是重法不重人的。

不过这种制度也绝非没有好处。考取了进士,留在中央这几年,对政府一切实际政事都渐渐了解,政府给了他们一个好的出身,将来定做大官,这些人就可以安心努力,一边修学,一边获得政治知识。明、清两代,许多大学问家,大政治家,多半是进士、翰林出身。他们是政府故意栽培的人才,对政府而言,需要有一个储才之所。

再说八股文,这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。大家都知道八股文没意思,甚至有人会说这是专制政府故意用来愚民的。其实不尽然。从前唐代考试要考律诗,因为律诗限定字句,平平仄仄,要对得工整,易于评判。宋代考“经义”,仁义道德,大家一样都会说,谁好谁坏,很难辨。所以演变到了明代,又在经义中演变出一个一定的格式,违反这个格式就不录取。八股文像是变相的律诗,而这也不是一下子制定出来的,而是逐渐形成的。开始时的目的也是在录取真人才,然而人才终因此而消磨了。因此,一项制度,哪怕初心是好的,也有可能有流害。

3.明代赋税制度

不细讲。自明迄清,都有一种重要的册籍,名叫“黄册”和“鱼鳞册”,黄册登记户口,鱼鳞册登记田亩。但兼并之风仍存,因为任何一项制度的成立于推行,都需要与其他几项制度相配合,受其牵动和影响。拿土地制度和租税制度论,哪怕初心再好,实施到下面就会涉及到地方行政组织和效能,而这又会牵扯到各时代的社会形态。所以,我们应该意识到,一项新制度的成立与推行,其条件是如何的复杂,其考虑是该如何地周详。

4.明代兵制

明代的“卫所制度”就如唐代的府兵制,只是名称不同而已。每一个兵区,设在府里的叫“所”,连着两个府的叫“卫”。平时卫所给田自养,不需赋税。但为何偌大中国最后却被松花江外的一个小部落打败了呢?钱穆的观点大体是明代两三百年承平日久,疏于打仗,军备也破败不堪,难以应战。而且府兵制的缺陷在于军队分散到全国各地,一旦打大仗需要从全国各地方抽调,一加一小于二。大败后虽也找到了问题所在,但户部拿不出经费,经济落后拖了国防的后腿。突然出来一个满清,抵不住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清代

1.制度与法术

制度出于公,是针对政治而言的;而法术出于私,只是事情或手段,不好说是政治。论汉代,西汉可说是制度,东汉则多半出于光武的私心。论唐代,确实可以说是在建立制度;而宋代,则有有许多只能说是一种法术;明代,有许多只能说它是一些事,不能说它是一些制。尤其是清代,可以说全无制度,它的所有制度,都是根据明代的制度,再加上满洲部落的私心,所以全只有私心。

2.清代的部落政权

这一部分的论述十分精彩。

钱穆从中西方的政治思想差异说起,西方讲政治,会讨论主权在哪里,教会?皇室?贵族?民众?中国则讲职责,只论政府该做什么事,尽了职没有,而并不讲主权在哪里。但若真要寻找中国的政治主权,则应该是“士人政权”。从汉到明都是如此,政府的大权都掌握在读书人手里,而读书人没有世袭特权,因此读书人“士”只是一种流品。在中国整部历史中,除了“士人政权”外,还有一种特殊的政权,钱穆称之为“部族特权”,即政权掌握在某一个部族手里。不论蒙古也好,满洲也好,都拿一个部族来控制政府。在这种政权下的一切措施都是带有私心的,而只能算是一种法术。明白了这一点,才可以来讲清代的制度。

3.清代部族政权下的政府

(1)清代中央政府

清代政治与中国传统政治不同,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,即皇帝的同部族。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,基础不稳固,因此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,才能控制牢固。

1)军机处

雍正时,内阁之外另添一“军机处”。后来许多事都不经内阁,直接由军机处发出。皇帝发出的最高命令叫“上谕”。正常走内阁流程的叫“明发上谕”,大都是一些不关紧要的事;而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的,叫做“寄信上谕”。这种上谕,由军机处拟给皇帝看,皇帝看过后,封起来盖个印,这印一盖,谁也不能看,直接发给受命令的人。全国中外长官,都直接和皇帝发生关系,全国政治变成了秘密。这当然只能说是一种法术,而非制度。

而这种私心的政治,之所以做得下去,就是因为皇帝背后有满洲人撑腰。但凡专制独裁,其背后一定有一部分人强力支持,本朝也如此。

2)清代的六部尚书

在清代,六部尚书不能直接对下发命令,更不同的是,六部尚书、侍郎对皇帝皆得单独上奏。侍郎本是尚书的副官,对尚书负责,现在这样一来,尚书就管不着侍郎。而且,清代还要满汉分开,有一个中国尚书,一定还要有一个满洲尚书。侍郎同理。这些人都给皇帝上奏,皇帝还可以直接寄信上谕给某个人。这样一来,六部尚书还能做什么事?全国事情自然就更集中到皇帝手里了。

六部尚书、侍郎可以向皇帝单独讲话,除此之外,不论什么人都不许向皇帝讲话。地方官也只有总督、巡台、藩台(布政使)、臬台(按察使)可以直接向政府讲话其他地方官都不能专折言事。这比起明代,平民布衣可以向皇帝讲话,实在是差得太远了。

此外,清代不许民间有发言权。当时的府学、县学都设有明伦堂,清廷在每个明伦堂都置有石碑,这碑不是竖栽的而是横躺的,是为“卧碑”。卧碑上镌有几条禁令:

第一,生员不得言事;

第二,不得立盟结社;

第三,不得刊刻文字。

这恰恰是近代希望争取的“言论自由”“结社自由”“出版自由”。有名的金圣叹就因犯了卧碑禁令被杀头。这么看来,武侠小说里的“反清复明”倒有正当名义所在。

(2)清代地方政府

前面已经讲过,在明代布政使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,总督和巡抚非常设,有事派出,事平撤销。而到了清代,总督、巡抚成了常设。而总督和巡抚基本上都是满洲人。总之,清代不许地方官有真正的权柄。

4.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

若说考试是一种愚民政策,清代是当之无愧的。中国考试制度之用意,本在开放政权,选拔真才,分配于政府各部门。而清代的部族政权,绝无意于开放政权,之开放政权之一角落,让汉人们只能尝到一点甜头,以维护其统治。

5.清代的统治政策

大抵就是拉拢蒙古人来挟制汉人,一面压迫中国的知识分子,一面讨好下层民众,来分解中国社会的抵抗力。

总之清代在制度上,实在没几项是值得我们今天称道的。

6.民众的反抗运动

底层民众不堪痛苦,民变四起。最有名的就是太平天国。但他们不懂政治,但从天王、东王、南王、西王、北王这些名号就能看出来。其集团里也没有读书人,这是满清政权存心分开知识分子和下层民众的成功。因此即使没有曾国藩、左宗棠,洪杨集团还是要失败的。不过,太平天国失败后,满清政权逐渐转移到中国人手中,军队变成了湘军和淮军(以前是八旗军)。逼出了满清政府以后的变法。


总结

第一,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。如何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,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,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进,是使得努力的一件事。

第二,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,已造成社会各阶层逐渐趋于平等。除却元、清两代,都有废除特权的措施。封建贵族早已被废除,官吏不能世袭,政权普遍公开,考试符合标准谁都可以进入仕途。宛如一个平铺的社会。但这种平铺的社会也有毛病,就是平铺之后就没有力量了。说简单点就是没有了阶级矛盾,就没办法革命了。因为人都是平铺的,散漫的。钱穆讲,若讲平等,中国人最平等,若讲自由,中国人最自由。但平等里一个关键就是,谁来管政治?读了书都想去做官,容易导致政治臃肿。不过就今天来看,这个问题似乎被扭转过来了。以前的读书人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今天的读书人只剩下修身齐家了。

第三,皇室的权逐步升,政府的权逐步降。大抵是因为皇帝可以世袭,而官位不可以。

第四,中国的政治制度,相沿日久,呈繁密化的趋势。因为中国的制度偏重法制,即制度化,一个制度出了毛病,再订一个制度防制它,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病上加病。制度愈繁密,人才愈束缚。所以,中国的政治制度给人一种“后不如前”的感觉。

最后,钱穆希望中国今后的制度可以做到,制度简化,人才自由发展。政治在才,不在法。以及注重历史,参考历史。

最后简单做个小结

如果有一个能穿越回古代,游历各朝的机会,这么安排比较合适:在汉唐做个平民,徭轻役薄,享盛世之乐,但请小心土地兼并;在宋代做文人,想些什么写什么,还没有杀头之祸;在明朝嘛,就勉为其难当个太监,体验下权倾朝野的感觉;在元清做个皇戚就行,毕竟天下都是你家的呗…

完。​​​​